行业动态

2024年45项新能源配储政策盘点!

据不完全统计,2020至2023年间,全国各地出台了约有87项新能源配储政策,配储比例为5%至55%、时长1至4小时不等。而到了2024年,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经有45项政策规定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配置储能。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演讲中提到新型储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且披露,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强制配储项目平均利用率分别只有65%、38%、17%,大量储能项目沦为摆设。并且由于传统火电等机组足以支撑电网稳定性,新型储能还没有到“非用不可”的时候,这使得其“建而不用”的现象更加突出。
在此情况下,独立共享储能作为一种融合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储能解决方案,逐步崭露头角:由第三方投资建设共享储能电站,多个新能源电站或用户共同使用,无需各自建设独立的储能设施,大大降低了发电企业及用户的初始投资成本。这种“共享”理念,打破了传统储能设施与发电机组间单一固化的服务模式,构建一种 “一对多” 的全新商业化服务框架,加强了电网侧、电源侧以及用户侧分散的资源连接。
目前来看,容量租赁收入是独立储能电站最重要、占比最高的收入,决定了独立储能电站的经济性。容量租赁,就是独立储能电站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提供一定容量的租赁服务而获得租金,新能源电站可以通过租赁获得配置储能容量,这样明显既提高了储能利用率、也拓宽了储能收益渠道。
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曾在今年9月演讲提到,国内新增的储能装机正在从强制配储逐渐转向独立共享储能,过去两三年,新增装机容量里有55%是强制配储,有45%是独立共享储能。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变成65%是共享储能,30%左右是强制配储,即政策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了较快增速,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储能已经成为了必要的调节资源、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新能源配储仍然在延续。
今年以来,大多数政策都明确了配储比例和时长,部分没有规定具体标准的,会强调鼓励储能容量租赁,而且,越来越多的地区明确“无储能不并网”、“无储能不得参与竞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分布式配置储能需求也在逐步增多。